1) 生活轉個念
追求恰到好處的結果比較幸福?
第三名的滿意度比想像中來得高?
2) 本段可從音檔約22分鐘處開始
~入圍奧斯卡紀錄片15強~
電影紀錄片【黑箱日記】Black Box Diaries
目前陸續走訪許多國際影展,從亞洲的香港電影節、金馬影展、釜山影展,到歐洲各大影展,並於美國正式上映展開巡迴。
究竟什麼力量讓伊藤詩織從2015年走到今天? 因為她不只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更多人!
「拍攝這部記錄片,正是我活下去的動力!」
希望鼓勵曾經受暴者活下去,倡議消弭不平等的權力! 她同時強調,
只要勇敢活下去,不論是否站出來,只要是自己覺得適在,
更重要的是要~「活下去!」
我心中想問的是,當容貌才華, 勇敢智慧, 兼具現代時尚的女性,成為一個吹哨者時,是否反而成為更大的阻礙與限制?!
在社會,或你我,是如何想像「受害者應該呈現的模樣」?即便同為女性...
痛哭失聲、樸素無妝、披頭散髮、柔弱得無法站立,這些確實可能發生,
但同為女性,每個人仍有不同特質,
正如她的父母對女兒的了解,從決定站出來到勝訴,片中刻劃以輕柔帶過,卻深深令人動容。
她未刻意表現柔弱,沒有受害者的制服標籤,
有許多時刻她也可愛得展現看到曙光的樣子,
也有更多時候因為折磨與殘酷被推倒在牆角。
「我沒有做錯,為什麼要躲起來?」
她讓許多曾受害的女性見識:無論如何,要好好的活下去!!
也讓我們知道,不論什麼樣的女性,都可能不小心陷入受害深淵!
❤【黑箱日記】這周即將下檔前, 極為推薦~
一部相當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 , 而非只是性侵受害者的倡議活動!
歡迎逕洽電影公司: 天馬行空 包場資訊
▶️簡述黑箱日記紀錄的是?
▶️如何引進這部紀錄片,以及期待為觀眾帶來的是?
▶️文化
-日本有史以來首件女性以公開方式控訴的性侵案件, 這對日本文化是哪些重大衝擊和修法影響?
▶️人性
-為何延拖四年? (包括政治介入、伊藤詩織面對的社會評議、什麼是證據?誰願意是人證?等)
-為何檢討受害者
-伊藤詩織的能力、個性、養成
▶️教育
-在職涯安全、如何保護自己。遇上時怎麼辦,都是很好的討論延伸。哪些環節覺得是影片中帶到,值得女性特別
▶️映後互動
伊藤詩織在映後與觀眾互動的交流對話,有哪些非常重要關鍵訊息?
▶️為何更頻繁使用英文?(原來文化語言在詞彙上有不同表述力...)
❤預告:
紀錄片【黑箱日記】是女記者伊藤詩織繼2017年將自身遭受性暴力的經歷寫成書《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後,
親自擔任導演所完成的影像作品。歷經八年籌備,總共蒐集了四百小時的素材,這個過程對伊藤詩織而言既是在為保護自己、
尋求正義的蒐證之路,也是她療癒身心創傷的重要途徑。
小記:
對於主持人我來說 , 兩年前一次捷運被偷拍事件, 事發三天就感到人生崩潰 , 再也不想回憶任何畫面,
個人因為長年習慣在短裙內穿著內搭褲 , 不曾留下不堪的畫面, 但仍然因為需要面對詭異的偷拍者,
熬過一段創傷症候群, 也經歷警察明示加暗示以這類案件爆多勸退放棄提告,最後不了了之!
不到一個禮拜,我就沒力的私下和解作收,原本的正義申訴意志已經潰攤。
直到現在我仍然對自己當時一股腦只想趕快收攤打包而相當後悔,
因為在後來的日子裡, 我仍能在平日的交通路上遇見加害人!!
故此, 很難想像對比這些性侵害的受暴者是如何面對與承受!
因著對伊藤小姐的意志佩服不已。我能做的便是,更以教育的角度,提醒這部紀錄片可以帶來的更多影響。
包括倡議、蒐證、觀察、溝通,這些與其原本的新聞媒體素養與能力有關。
(這部影片是機會教育,你以為的證據,與法庭上能認證的證據差別在哪裡? 台灣法庭與相關單位的處理有何不同? )
不論法律常識, 權勢關係下的加害與受害關係, 職場就業與面試等安全的再加強教育, 各面向都能是非常有意義的延伸切入)
個人回想在大學畢業後的飛起人生, 初當廣告AE時與客戶相約談案子而差點掉入陷阱!!
相信女孩們看完,絕對會戒慎安全,勝過老師長輩百般告誡!
❤ 本節目更多訊息可搜尋 端端主持人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