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真心看世界

20250311真心看世界

2025/03/11
單元介紹

一、【202500301人間菩提】
上人與中區慈濟人話當年,從「九二一」希望工程動土,到2003年與農委會合作援助印尼大米,其實慈濟在人間,很有價值。我們要紀錄下來,這都是一種教育,讓未來的人看到這個時代,慈濟做了多少事。 人若是思想偏差就會造成動亂;當然,思想正確可以造福人間。所以人很好,卻也很險惡,就像峭壁,路窄;心念很窄,容不得,第二條路線,它就是直直這條。所以這條線很尖、很利、很危險,這就是人生。所以修行要好好修心,要戒慎虔誠,祈求天下平安,這就是人間的福。 要讓人生平安,必須靠人人的一念心。順天理就是開善道;天理是這樣,道理也是這樣,但是「道」需要人開。總而言之,期待大家一定要盤點生命,將慈濟的大藏經流傳下來。

二、【靈性與靈魂有什麼不同? 】
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宗教師普安法師探討: 生命與靈性的對話:安寧病房的故事。生命的終點往往帶著未知與恐懼,因此大多數人不願討論死亡。然而,死亡是人生的最終旅程,應該像規劃職涯一樣,思考如何準備善終。

安寧病房並非「等死的地方」,而是急性病房,病人若病情穩定,仍可返回家中。有些病人甚至在醫師預估生命僅剩數週時,因症狀控制良好,而存活數年,並完成心願。

而靈性不同於靈魂,它指的是人在生命歷程中,如何與自我、自然、宗教信仰建立和諧關係。許多病人初期專注於病情變化,但當面對死亡時,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希望。宗教信仰能帶來力量,讓病人相信「生命有來世」,從而產生希望。

普安法師分享了一位慈濟師姊的故事。她因病入住安寧病房,對女兒的不理解感到憤怒,認為自己被放棄。然而,她真正的遺憾是無法再參與慈濟。當法師告訴她:「這只是暫時的旅程,未來可再回來」,她終於放下執念,安心地回家,最終在家中離世。這顯示靈性照顧不僅減輕病人的痛苦,更能幫助他們帶著希望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安寧療護不只是治療身體的不適,更關注心靈的安頓。透過靈性關懷,病人能夠以平靜與希望面對死亡,讓生死兩相安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