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問病圖的創作與意義
一、 佛陀問病圖的佛典與故事
▻ 出自⟪增一阿含經⟫裡的佛典故事,內容講述一位生病的比丘,因為平日卻乏關心他人,因 此當自己生病時,也無人照顧,最終只能孤獨地忍受傷痛,而佛陀知道此事後,親自探望 這位病比丘,幫他清理身體上的傷口、施藥治療,還給這位病比丘開示,讓他在傷痛中領 悟佛法。
▻ 此故事不僅展現佛陀的慈悲,也向僧團傳達了一個重要觀念:「探視病人的功德,如同見 佛」這句話強調關懷病人的重要性,並確立佛教對於「照顧病患」的重視。
芷編心得:此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不只是抽象的道理,而是要用行動去關懷和幫助他人,就像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需要互相關心和付出,佛陀的慈悲告訴我們:「關心別人,也是 在幫助自己」。
二、 慈濟醫院壁畫的創作歷程
▻ 花蓮慈濟醫院(1986):由藝術家顏水龍教授運用馬賽克鑲嵌技法創作而成。理念:上人希 望醫院除了是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還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心。
▻ 大林慈濟醫院(1998):由李健儀教授創作,後由陳欽銘教授臨摹,完成壁畫,上人希望此 壁畫可以創新而不莊嚴。理念:上人強調壁畫應該「話中有話」,即使沒有文字敘述,也 能感受到關懷和安定。
▻ 新店慈濟醫院(2005):由唐暉教授創作,由三圓做元素,代表雲、地球、佛光,象徵著和 平、圓融和和諧。
芷小編心得:佛陀問病圖不只是藝術作品,更是一種提醒,讓醫護人員與病患在面對病痛時,能 感受到愛與希望。透過此故事也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也能用同理心去關懷身 邊的人?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讓問病不只是醫療行為,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念與行 動,就像慈濟提倡的「視病如親」,(面對有需要的人,不只是醫護有使命,你我都能)告訴大家要用同理心對待每個人,讓世界更加溫暖
靜思小語『凡事執著「我」,會畫地自限;無我才有無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