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425人間菩提】
近期許多海內外慈濟志工為慶賀慈濟59周年,陸續返回心靈故鄉團聚,海外的靜思弟子更是把握因緣,與師對談汲取法水,也相互分享在海外推動慈善的法喜心得。
上人雖是身在精舍,卻是天天心懷天下,鼓勵弟子們:現在的世間需要安住大家的心,大家要定下這一念心,堅定為善且關懷天下。人人皆能行善,所以要對自己的力量有自信,願意去付出,如同泉水,天天提取出來,可以滋潤大地、滋潤群生,泉水它也不會消失,還會不斷繼續地增長;我們的能力也是這樣取之不竭,會不斷不斷地供應我們去利益人間,所以愛的能量要不斷地利用。
人人都會有良能、功能,所以大家配合起來,好好的運用在時間、人間,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像我們的醫院,裡面除了醫師、護理師、藥師、更有許多科室以及醫療志工,大家各自分工卻又合和互協,大家共同付出良能,為病人解除他的痛與苦,這就是造福、結福緣。
二、 慈濟的愛一直在~~
黃瑞真罹患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俗稱侏儒症),從小因身體與他人不同,常遭取笑與排擠,曾因個子矮無法使用廁所、無法寫黑板,老師得抱她上講台。童年常感到孤獨與自卑,甚至常躲在學校角落。後來,她因鄰居與志工的鼓勵,開始投入慈濟志工服務,從環保站做起,逐步進入「人文真善美」的紀錄與電腦志工行列。她笑說,雖然體力無法勝任搬重物,但在記錄與文字工作中找到價值,體會到「天生我才必有用」。慈濟讓她從封閉轉為開朗,從自卑走向自信,並學會轉念與感恩。
她曾到台北幫表姐當會計,後又回到花蓮陪伴年邁父母,並持續投入志工服務。她希望父母也能一起參與環保與福田志工,延續生命價值。她的生命歷程,就如一部鼓舞人心的「大藏經」,展現慈濟人不分外貌與身體條件、皆能奉獻的生命力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