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517間菩提】
每週一慈濟慈善基金會溫馨座談,各部門同仁與慈濟志工分享志業推展及溫馨故事,這也是淨化人心。不同的部門負責不同的會務,但都是在利益人間。
慈濟的事情為什麼需要分這麼多的部門來處理?因為「來不及」。要將事情做到通達,就需要靠人人同時展開力量。然而我們每天怎麼努力,總是會輸,輸給了時間,但是不要想去爭贏,而是要盡本分。
人間最有價值的就是時間,時間能成就一切,能給我們生命的價值。證嚴上人回想過去的一念間,就是那一念成就了今天的慈濟,而今天的慈濟也是用時間付出而得來了現在。
所以不知道守護時間,實在是人生的一大遺憾。證嚴上人天天自我勉勵,不能認老、不要想著要休息,要把握時間多說一些話,讓好話影響人心。就如「靜思語」,短短的幾句,卻能影響多少人。
我們要不斷盤點生命的價值,到底我們對人間的價值有多重?對人間的缺失有多少?你的一句好話,能解開多少人的煩惱?能成就多少事?說好話,利益人生,但如果好話不說,惹了人心無明亂象,也許也會傷害人間、破壞大地。所以同樣都是時間,看人如何去應用。
二、大愛中醫館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象徵萬物生長趨近飽滿、氣候逐漸濕熱。慈濟大學後中醫助理教授柯建新醫師分享,台灣小滿時節常見悶熱潮濕,濕氣與熱氣易引發中暑、腸胃不適、水腫等問題。中暑不僅發生在烈日下,也可能在密閉悶熱的室內出現,導致頭痛、無汗、倦怠等症狀。尤其現代人頻繁進出冷氣房,易導致汗孔閉塞、熱氣滯留,形成“悶燒鍋”體質,需特別留意透氣與散熱。
飲食方面,柯醫師建議可適量食用苦瓜等苦味蔬果,幫助清熱降火,但不宜過量,以免傷脾胃。他也提醒夏天解渴應避免冰品與過度寒涼飲料,否則易造成腸胃機能失調。補水亦需注意電解質平衡,流汗多時可適量補充鹽分,而非單純大量喝白水,以免造成水中毒。此外,觀察排便、小便與流汗三個“排熱通道”的順暢度,是判斷身體代謝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
總結來說,小滿節氣養生重點在於「除濕解熱、保健脾胃、促進代謝」。柯醫師建議大家養成規律作息、飲食清淡、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