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提供重點摘要
(1)執行方案及學生具體收穫:
南華大學以慢城理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以深耕11年的嘉義縣大林鎮為出發點,以嘉義縣大林鎮及雲林縣古坑鄉為主要的社區經營場域,並於當地成立3個駐點工作站(古坑麻園、上林、大林鎮),以落實在地連結,透過駐點工作站經營與社區場域關係維繫,導入生態指標、慢遊慢食模式,發展生態農業及旅遊,營造永續宜居的城鄉生活,並將慢城經驗進行國際串連及擴散。每年有超過全校學生比20%的學生(900位),習修本計畫課程的跨領域學分學程,有4個教師社群的教師參與,一同來捲動各場域的慢城概念及場域實踐行動。
(2)產學合作結果
團隊除了教師社群以USR場域為基礎、透過mentoring制度傳承給教師社群教師,鼓勵社群教師、同仁及學生以場域為基礎申請外部計畫,並同時捲動社區及學生學習。109-111年獲得經費挹注之案數51件,總計34,031,323元。
(3) 學校辦學亮點及預算取得、執行成效
A.亮點及預算
南華大學成立於1996年,是佛光山星雲大師凝聚百萬信眾力量所創辦的高等教育學府,並以「生命教育、環境永續、智慧創新、三好校園」發展為辦學特色,在聯合國SDGs框架下,以「共好:深耕彰雲嘉、擴散影響力」為目標,結合本校四大辦學特色、重要議題之關係。
本計畫109至111年度教育部核定計畫金額每年皆為9,900,000元,實支總額為9,900,000元,執行率達100%。校內配合款每年皆為900,000元,團隊成員於109-111年共計取得51件外部計畫,同時捲動社區及學生學習。
B.執行成效
(A)獲得台灣慢城聯盟邀請,協助台灣慢城聯盟內部一階認證,擔任認證專家及智庫腳色。
(B)對應社區夥伴生態農業需求,「用人工智慧發現青蛙」(Frog Found with AI)為概念核心,創建結合生態環境與AI科技的辨識系統。112年計畫延伸至雲林縣古坑鄉「麻園社區駐地工作站」,希望透過駐地工作站長期與社區夥伴互動,促進民眾認識慢城。
(C)辦理大林慢生活交享聚,分享對話激盪對慢城創生的想法,形成創新創業氛圍與環境。陪伴大林老屋重建-成都旅社老建築修繕工程。
(D)與泰國RMUTL大學共同辦理慢意涵的跨國設計思考線上工作坊。捲動外籍生參與社會實踐,於111年8月至泰國進行移地教學,並回母國柬埔寨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