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博物館自由行09/1節目介紹:
一.《博物大旅包》單元: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其由來為時任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有感於社會教育的重要,故比照美國華盛頓特區具有公園概念的史密森尼博物館,於臺北植物園內建置第一座國家博物館群,因文化園區緊鄰南海路而取名「南海學園」。史博館(時稱「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首先於12月4日在園內建館,並由包遵彭先生出任首任館長,1956年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正式開幕,1957年10月10日更為今名,後來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臺灣科學館、國立教育資料館、國立藝術館次第成立,共同成為「南海五館」,在當時發揮極大的社教功能。
史博館開館之初並無館藏,次年(1956年)教育部撥交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及河南博物館原藏文物各一批,成為史博館館藏的重要基礎。此後陸續經由政府機關撥交、各界熱心捐贈、館方購藏、民間發掘出土文物等多項管道,使藏品日益豐富,至今已達5萬餘件。現有館藏共分為國畫、法書、西畫、玉石、陶器、瓷器等19類文物。藏品內容包括: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青銅器、唐三彩、石刻佛雕、玉器、民初家具戲偶、當代書畫等,樣貌多元,古今兼備,並深具民間性與生活性。更多有關「國立歷史博物館」請聽今天的博物大旅包。
二.《博物館就醬玩》單元:
二.《博物館就醬玩》單元:
主題: 「2024 台灣國際人權影展」
人權既是普世議題,更容易在日常生活視而不見。本屆影展聚焦性別議題,將平權擴及公眾事務的參與,以及性犯罪後續的效應。 而在全世界戰火處處的今日,人權更不只是歷史暗箱的病歷,也不只是邊緣少數的抗爭。任何角落、任何人,都可能一夜之間被剝奪基本人權。 因此,本屆影展特別注目進行式中的戰爭,包括以巴衝突,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除了生存議題之外,也涉及言論自由、媒體平權。
影展的兩大單元,從不同角度切入各種與你我切身相關的人權議題。透過「性別平權」主題的影像凝視,還原、拼圖、回溯、訪視、記錄與探問認知差異的存在; 而經由當下的「人權廣角鏡」,在歷史、人民、土地、認同的問題中,辯證仇恨與寬恕,讓我們理解當下全球人權的不同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四部影片的導演、主角曾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或受提名人,更有超過半數為女性導演。
本次影展選片,包括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奧斯卡金像獎獲獎作品。開幕片《粉紅革命》透過菲律賓女性從政者與女記者競選的過程,透視假新聞、抹黑、媒體操作充斥的選舉亂象。 這不但是選舉的啟示錄,也是認知作戰的現形記。而媒體良知與現實壓力的矛盾,則在《我們與俄的距離》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民主行動中,有著清晰的顯影。 感人肺腑的 《生命有愛》訴說一位巴勒斯坦醫師,也是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如何面對戰亂中失去三個女兒的傷痛,奔走尋求正義與和解,雖不可得卻努力不放棄。
濁世之中,這些行動者帶給我們真正的勇氣與希望。2024年柏林影展金熊獎《達荷美:祖靈回家》,從文物掠奪的案例揭開轉型正義的更多可能。 獲得都柏林影展人權電影獎的《柏拉圖少年》則透過哲學教室,讓少年學子省思國家、政治、地域、宗教、戰爭與暴力。 我們也在電影的課堂中學習、思索,探問我們是誰,以及如何透過自己享有的人權,去爭取更多人的人權。文化部表示,今年主影展分臺北場、高雄場、臺中場,嚴選10部國際佳作,激發觀眾對人權議題的關注。臺北場即起至9月22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高雄場9月26日至29日高雄市電影館放映;最終場臺中場9月30日至10月5日於臺中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登場。
來賓:
國家人權博物館副館長- 陳淑滿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