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博物館自由行11/07節目介紹:
一.《博物大旅包》單元:
「自來水博物館」
劉銘傳任臺灣首任巡撫時,在臺規劃實行新式建設,包括郵政、鐵道等,清光緒13年(1887年)聘請日人七里恭三郎,在臺北城內時坊街、西門街(今衡陽路)、北門街(今博愛路)等地,規劃執行開掘3口公共井提供用水之需求。
這時的臺灣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盛行,成為日人來臺初期亟待解決課題,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年)6月,日人後藤新平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協助指導改善衛生行政工作,建議總督府聘請當時日本內務省擔任衛生工程顧問的英國人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來臺,協助負責衛生工程包括了水源調查,隨行的有其學生濱野彌四郎。
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生前之建議, 在今公館小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民國66年(1977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年)創建迄今己有百餘年的歷史,民國82年(1993年)6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9月27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民國86年(1997年)編列預算200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民國87年(1998年)5月斥資8千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更多有關「自來水博物館」請聽今天的博物大旅包。
二.《博物館就醬玩》單元:
主題: 氣候行動- 全球沸騰時代
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全世界在2016年巴黎協定生效後有明確共識,努力將地表溫度升幅限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攝氏1.5度之內,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要達到此目標,首重喚起大眾認知──氣候變遷不是躺在書裡的科普內容,而是實際影響生活、生命、後代子孫的迫切議題。
《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入口意象設計對比工業化時代下加劇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解方下的韌性未來,展場向內延伸依序是「序曲」、「認識氣候變遷」、「生態危機」、「氣候危機」、「翻轉我們的世界」與「共創淨零世界」等6大單元。「序曲」打造北極圈大場景,帶領觀眾搭乘破冰船觀賞由絢麗極光與鯨群悠游交織而成的地球美好,接著以冰川崩解做為支點,喚醒觀眾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警覺。「認識氣候變遷」運用光雕投影與窺視洞多媒體,介紹氣候變遷的科學知識與熱浪、乾旱、森林大火、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的加劇原因。「生態危機」結合鏡像投影、裸視3D互動、實體標本與模型,生動呈現極地動物生存競爭的故事與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機。「氣候危機」以互動多媒體傳達氣候變遷帶給人類的各種面向衝擊,更聚焦於我們生活的臺灣。「翻轉我們的世界」以互動投影引導觀眾了解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作為、透過擴增實境(AR)了解臺灣2050淨零轉型。「共創淨零世界」藉由觀眾的彩繪共創,以希望迎向未來,且特別與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周忠信合作,將觀眾對於氣候變遷的表述與承諾,轉化為AI藝術畫作。《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即日起至114年4月13日在科博館第四特展室展出。
展覽連結:氣候行動- 全球沸騰時代特展
來賓: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營運典藏與資訊組 圖書資訊科科長- 葉鎮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程式設計師- 劉杏津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