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GOGO博物館自由行

伯公行桃園特展

2025/09/18
邀訪來賓:吳宇凡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助理教授 / 楊善堯 國防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崔喜 單元編輯與播報
單元介紹

GOGO博物館自由行09/18節目介紹:

 

.《博物大旅包》單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在十餘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近4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24年膠片數位掃描7071部,合作修復69部,自主修復29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

更多有關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介紹請聽今天的博物大旅包。

 

.《博物館就醬玩》單元:


主題: 伯公行桃園特展

 

客家伯公信仰是臺灣客家人極為普遍且深具指標性的地方神祇信仰,將土地公稱為「伯公」。 伯公信仰在客家移民初墾時期尤為重要,祈求土地神守護鄉土、庇祐子民、祈求風調雨順與五穀豐收。 伯公祠的樣貌多變,從早期簡單的石頭式、樹頭式,到後來的石棚、小神龕甚至大型廟宇,展現出客家人與土地親近、人神關係親密的特質。客家人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多由閩西、粵東等地移居過來,最早可遠溯至荷蘭時代即已到達台灣。唐山過台灣,客家人在艱苦的墾拓遷移過程中,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不僅保留原鄉的傳統,也逐漸發展出台灣獨有的客家文化,在全世界中顯得獨一無二。

「伯公行桃園:客家伯公特展」將在9月10日於桃園土地公文化館正式開幕,展期至10月15日止,開放民眾免費入場。本次特展為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與文化局、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將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伯公廟展出,現場除了展出重建新屋貝殼伯公廟,並設有讓民眾可互動體驗的碑碣拓印、8間特色廟宇的專屬印章供民眾蒐集,另外只要來現場看展覽,並填完問卷後,就可以拿到限量的「有拜有bro庇」伯公護身符。

 

展覽連結: 伯公行桃園特展

 

來賓: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助理教授- 吳宇凡

國防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楊善堯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