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藝在野外

藝在野外

每週六13:05-14:00
  • 加入最愛

主持人
節目介紹

#113年1月開始播出#

 

一、節目緣起

《論語•述而》篇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其中「游於藝」的「藝」含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而六藝取之生活,是人才培養充實生活與精神層面的要素,也是全人養成的核心價值。

以現代的觀點來解釋「游於藝」,可以是自在、愉悅的悠遊於生活中的各種休閒和娛樂活動;融合古典與現代觀點的「藝」,會發現除了藝術之外的理解,其實是提供一種自在融入的態度,創造「游」於藝的生活學習體驗。在聯合國永續發展17個目標中(以下簡稱SDG’s)涵蓋環境、經濟與社會等面向,與全人類福祉息息相關,希冀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是以,不論是身為現代社會的一份子,或是地球村的一員,無法自外於天地,理應關懷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更應從生活當中實踐。

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範圍大且廣,因此本節目將聚焦於SDG4提倡終身學習、SDG11永續城鄉及SDG14保育海洋生態等項目綜合規劃,希冀本節目達到二個核心價值:其一,製作適合全民收聽,符合終身學習目標的永續教育節目;其二,期許聽眾從容自在,悠遊於節目當中有所收獲,並具備起而行的實踐力,輕鬆游藝就達到與環境共好之目的。

 

二、節目內容

參考我國環境教育法,以環境永續為宗旨,培養國民對環境認知的文化素養,而文化的三大範疇是:人與自然環境、人與社會環境、人與超自然,本節目意欲營造—讓大家願意親近文化資產、守護文資,疼惜台灣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成為「永續好野人」的總體概念。每週由不同主題輪動,立足台灣與世界連結,在環境永續成為日常的今日,藉由節目探索人類在亙古的時間長河中,與自然的互動、文明的創造如何而來,又該往哪裡去。

 

三、節目規劃

第一週【永續Hito】為達到與環境共存、永續發展目標,對全民進行環境教育已是刻不容緩之際,節目中將介紹以文化資產或是複合文化資產面向切入的場域設施、行動者、倡議者、議題或相關活動。

每集邀請與文化資產保存相關人員分享相關故事,並提供聽眾多元行動方案建議,呼喚聽眾加入行動的行列。

第二週【遊資有Way/親親文資】介紹台灣文化資產。文化資產單元以台灣文化資產分類為參考,含括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及水下文化資產,希望在空中營造一個從認識到瞭解、從瞭解到親近、從親近到守護,如此有滋有味。

藉由踏查不同類型的文化資產,例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路徑、民俗等等,將所發現的某個知識點延伸學習,由小風與妤萱共同對話及探討,最後以親親文資小單元帶出行動方案,邀請聽眾親近文資。

第三週【遊綠星球/探路學堂】介紹台灣自然資產,節目規畫從天、地、山、河、動植物、海洋與島嶼等面向,帶領聽眾探索臺灣美麗的自然環境,並對這塊土地產生認同感與保護環境的使命感。

藉由踏查自然景觀,將所發現的某個知識點延伸學習、由妤萱與小風共同對話及探討,最後以探路學堂小單元帶出行動方案,邀請聽眾親近大自然。

第四週【海洋公民】本單元與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合作製播,以符應海洋保育之內容規劃相關主題,帶領聽眾浸淫海洋、體驗海洋、學習海洋、尊敬海洋、愛護海洋。

第五週【永續Hito】,與第一週同。

 

節目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