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公館水岸旁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歷史軸線包含市定古蹟寶藏巖寺,及從此廟所延伸出的歷史聚落,此聚落主要由60、70年代居民自力營造興建的建築所形成。這些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自古至今,不同的族群在此匯集、融合,將寶藏巖塑造為大都會中,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1980年7月,寶藏巖被臺北市政府從水源保護地正式劃入臨水區的297號都市計畫公園,全區面臨被拆遷的處境。經過社運人士及文史團體的奔走,推動了一連串的聚落保存運動。2004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形態保存下來。
2006年底,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程,台北市文化基金會2010年特別成立「藝術村營運部」正式營運,並以核心業務「台北藝術進駐」(Artist-in-Residence Taipei, AIR Taipei)塑立品牌形象,用藝、居共構的做法活化保存寶藏巖,以創意人才培育和國際交流作為首要任務。
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共生聚落與台北101並列台北必訪景點之一,寶藏巖的文化底蘊到底有多深?
此處「藝居共構(生)」是重要特色,如何共生?
而寶藏巖光節近來打響名號,這樣的藝術呈現從何而來?也是藝居共生的成果嗎?
這集節目邀請到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張玉漢總監帶著我們走讀寶藏巖,一覽寶藏巖的歲月痕跡。
【聽節目抽紀念品】
這集節目總監特別提供紀念品跟聽眾互動,只要答對就能參加抽獎,題目是:今年(114)年光節的主題是什麼呢?小提示,跟蛇年有關,蛇會~亂亂「」,這個字需使用台語發音,知道答案的朋友請記得到聲動全世界粉專留言參加抽獎哦!
***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