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漁港邊,你曾經看過東南亞漁工忙進忙出的身影嗎?
沒有出海捕魚時,他們可能在靠岸的船上整理機具,也可能在岸邊整理漁網,或是三三兩兩的行走在港邊的小吃店,吃著家鄉味。
這些東南亞漁工大都來自越南、印尼、泰國或菲律賓,其中又以印尼為大宗,境內漁工的統計數據已超過一萬人。
我國於1992 年,正式開放境內外籍漁工的聘僱。 雖然政府政策將移工定位為暫時性、補充性人力,而非取代性,但不可否認台灣面臨到產業或轉型或衰退,需要引進外籍勞動力為不爭的事實。加上台灣的高齡化,少子化,在台灣的外籍移工人數已經突破80萬,在海邊工作的外籍漁工也已超過一萬人。
在新北巿貢寮的海邊,有一位貓哥,出生於花蓮,輔大法律系司法組、清大哲學所畢業,曾在台北和新竹清大開二手書咖啡屋。貓哥在2019年來到澳底,成為蘇格澳底海洋書苑主人,一邊投入海洋保育、一邊做漁工服務。
來到貢寮海岸前,貓哥受到燦爛時光書店感召,改裝一輛行動書車,載著親自到東南亞如越南、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採買的書籍,假日便開往偏鄉,提供新住民和外籍移工借閱服務。移居到貢寮後,貓哥和他的書車有了新挑戰,今天「辣個愛哭的男人」特別來到節目,請大愛如海的貓哥來跟我們說故事。
「蛻變中的漁港」介紹海邊的移工
【聽節目抽紀念品】
今天的題目是:貓哥分享當物資太多時,他會帶到外地去發送,請問最遠到哪裡送物資呢?
請朋友到教育電臺聲動全世界粉專留言 ,只要答對就能參加抽獎。
我們將從答對的聽友當中抽出1位幸運的聽眾朋友,贈送由張榮發基金會提供的紀念品。
請聽眾朋友記得到教育電臺聲動全世界粉專留言參加抽獎!
***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