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古典音樂心視界

法國號 從巴洛克到古典時期

2025/04/24
單元介紹

十八世紀後半葉,製作樂器的技術提升,特別表現在管樂器。而樂器性能提升,作曲家也會寫出技巧與表現力的要求都更高的作品,這一點從法國號協奏曲就可以看出來。這些作曲家如今未必廣為人知,但是從中可以聽到樂器性能的提升與風格的轉變。

葛勞恩(J. G. Graun)是小提琴家、作曲家,曾在義大利學習,在普魯士的宮廷工作,也是巴哈長子的老師。羅利希(Johann Georg Röllig)活躍於萊比錫(巴哈也在此工作)。泰雷曼是巴哈兒子的教父,萊比錫市政當局也曾希望他到萊比錫任職。不過,以泰雷曼活動力之旺盛,交遊之廣闊,事業經營之蓬勃,就算到萊比錫任職,也不可能久留。但是,因為泰雷曼很能滿足市民階級對娛樂的需求,他的法國號協奏曲也更表現出時代風格的變化。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