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極簡」是一種生活風格——少一點東西、少一點消費、少一點負擔。但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從一個人的囤積心理談到禪宗的專注之道,從馬庫斯的《愛慾與文明》談到AI與消費社會,帶我們看見「極簡」其實是一場關於存在感、自由與智慧的練習。節目中提到,真正的極簡並非逃離人群或拒絕擁有,而是能在複雜的現實中保持心的單純:吃飯時吃飯、工作時工作,讓能量流動於剛剛好的節奏。當我們不再急於證明、不再為了恐懼而囤積,也許才開始真正擁有。
音量
80%
哲學來敲門
極簡,不只是減少
2025/09/09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10/142025誰定義了「正常」?
邀訪來賓:黃涵榆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 10/072025根植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神經可塑性》
邀訪來賓:黃涵榆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 09/302025《墨子的平民哲學》:從幫派組織到兼愛精神的現代啟示
邀訪來賓:曾暐傑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 09/232025走進莊子的思想世界
邀訪來賓:曾暐傑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 09/162025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邀訪來賓:紀金慶 哲學博士 / 林晴晴 講師
- 09/022025《民主之眼》用鏡頭見證台灣的覺醒與自由之路
邀訪來賓:鍾宜杰 導演
- 08/262025紀錄片的觀看角度(一):台灣早期影像《福爾摩沙》
邀訪來賓:紀金慶 哲學博士 / 林木材 策展人
- 08/192025東方哲學:當孔子走出課本
邀訪來賓:曾暐傑 師大國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