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習慣」無法改變,其實只是大腦慣性在作祟。這集節目我們來讀《神經可塑性》,從神經科學角度談「如何重塑大腦」。書中提到,情緒、壓力與行為都與神經迴路息息相關,只要願意練習與覺察,就能重新「繞線」,打破負面循環。改變需要時間與耐心,而覺察與休息,正是讓大腦重啟的起點。
音量
80%
哲學來敲門
根植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神經可塑性》
2025/10/07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10/142025誰定義了「正常」?
邀訪來賓:黃涵榆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 09/302025《墨子的平民哲學》:從幫派組織到兼愛精神的現代啟示
邀訪來賓:曾暐傑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 09/232025走進莊子的思想世界
邀訪來賓:曾暐傑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 09/162025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邀訪來賓:紀金慶 哲學博士 / 林晴晴 講師
- 09/092025極簡,不只是減少
邀訪來賓:紀金慶 哲學博士 / 林晴晴 講師
- 09/022025《民主之眼》用鏡頭見證台灣的覺醒與自由之路
邀訪來賓:鍾宜杰 導演
- 08/262025紀錄片的觀看角度(一):台灣早期影像《福爾摩沙》
邀訪來賓:紀金慶 哲學博士 / 林木材 策展人
- 08/192025東方哲學:當孔子走出課本
邀訪來賓:曾暐傑 師大國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