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科技新視野

生物炭微包覆技術

2024/08/14
邀訪來賓:李士畦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
單元介紹

工研院開發「生物炭微包覆技術」可運用於不同產業,製成生物炭病害防治資材,可減少植物病害,經實驗室及恆春地區洋蔥田驗證,可減少69% 番茄萎凋病罹病度,並提升30% 洋蔥產量;製成生物碳基肥,可減少10% 以上化肥施用;運用於海水觀賞魚淨水領域,開發載菌生物炭資材,提升海水觀賞缸的載菌能力,並串聯國內業者組成先進科技農業產業聯盟,讓生物炭在多產業落地。

 

每年臺灣有超過500萬公噸的大宗生物性農業廢棄物,像是果樹枝條、稻殼、食品加工殘餘資材等,為解決農業廢棄物痛點,工研院透過精準的炭化與成型技術,打造「觀賞魚淨水資材」。市售的陶瓷環、活性碳淨水資材,孔洞中大表面積小,承載益生菌的效果較不好,加上材料表面過於微細、高密度,會過度吸附水中有益於魚類成長的微量元素,影響魚隻生存環境。工研院的機能型生物炭淨水資材,孔洞大小適中,同時具備活性碳的物理過濾與陶瓷環的生物過濾功能,可將魚缸的換水頻率從一周延長至一個月,且體積小巧,可放入一般濾盒或投進缸中,滿足無法插電及不便裝設過濾系統的消費族群需求。在高價海水魚市場中,為了維持海水的複雜菌項,魚缸所需體積較大,但透過工研院的淨水資材,可維持水質菌相穩定,亦可改用小缸飼養海水魚,而材料具有載菌機能,能打進更高價值的海水觀賞魚培育市場。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