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帶大家走進一個,可能會讓你耳朵發亮,也讓你心裡出現問號的聲音世界。
我們都知道「原住民音樂」是什麼。也許在你的印象裡,它是來自山林的歌,是在部落裡的聲音,是被歲月唱過、被土地記住的旋律。
但是,如果我說,原住民音樂也可以是一段重低音、一個迷幻的loop、
一場只存在於城市夜裡的電子聲響現場──你會不會想重新定義,你耳朵裡的「文化」?
其實我們都知道,聲音會變。文化也會變。
可是在過去,我們太習慣把「原住民音樂」放進一種比較固定的想像裡。
它要自然、要傳統、要有儀式感,要跟古老有關。好像不這樣,就不夠「原住民」。
但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冒出來。
有些聲音,是用節拍器做出來的,有些聲音,是用母語錄下來再切碎,
有些聲音,不是來自山,而是來自筆電、來自軟體、來自心裡那個還沒說出口的夢。
那些聲音,可能沒有笛子、沒有口簧琴,甚至聽起來更像科幻電影的配樂。
可是你閉上眼睛的時候,你會發現它依然有「部落的感覺」。
它不是傳統的樣子,但它有某種記憶的密碼、靈魂的頻率、祖先留下來的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