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巴查音House

巴查 音House ( EP35巴查克與他的朋友們2)

2025/08/29
單元介紹

歡迎回到《巴查克與他的朋友們》系列第二集。上一集我們從朋友的歌聲認識彼此,

這一集要把範圍再拉寬一點,走進部落與城市之間、舞台與生活之間,那些在時代裡不斷前進的聲音。

有人用族語把故事唱回山海,也有人用搖滾、雷鬼、饒舌,長出自己的樣子;有人是從直播與網路起步,

把創作推進到錄音室;也有人在獨立音樂的土壤裡,陪著一代又一代的音樂人長大。

 

 

這些名字你或許聽過:圖騰樂團、漂流出口、娜塢 Naa’u、薛薛、潮州土狗、巴奈、屋瑪克夫婦 The Umaq、

Matzka、舞思愛、安懂,以及高偉勛。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與土地、語言、家人的連結,

也是一份用聲音交換勇氣的證明。今天我會用朋友的角度,聊聊他們的路、他們的歌,

並各推薦一首你一定要聽的作品。準備好了嗎?我們從一支為原住民搖滾打下地基的樂團開始。

 

 

今天這趟旅程,我們從圖騰樂團的里程碑出發,經過漂流出口對海的凝視、娜塢把彎路寫進鄒語的青春記事,

也看見網路世代的薛薛,把創作與娛樂連成一道門檻更低的入口;潮州土狗用直球語彙唱出地方與時代,

巴奈以一生的誠實轉化為歌裡的光;屋瑪克夫婦用伴侶與家庭的日常,提醒我們音樂最初的溫度;

Matzka 與舞思愛把母語帶到更大的舞台,同時仍踩在土地上。安懂與高偉勛則像兩條從東部出發的溪流,

帶著卑南族的血脈與當代語言,繼續往前。

 

如果說上一集是「朋友間的歌單」,這一集更像「我們之間的地圖」:有人在前方舖路,有人在海邊點燈,

有人把故事翻成節奏,有人把家放進旋律。希望你今天能找到一兩首讓你反覆播放的歌,

也願這些音樂陪你在迷惘時記得方向,在喜悅時一起放聲合唱。下次,我們繼續把更多朋友的歌介紹給你,

讓聲音延伸出更長、更溫暖的連結。

 

EP35

EP35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