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輕狂枉少年,但那些年少輕狂的貼文、照片或留言,是否會在網路世界裡成為永遠無法刪除的「黑歷史」?在數位足跡難以抹除的時代,「被遺忘權」的概念應運而生,讓個人得以要求平台刪除特定紀錄,以重拾資訊自主權。然而,保障這項權利的同時,也衍生出言論自由受限、歷史真相被抹除等爭議。
本集節目邀請麗山高中的同學們,圍繞「是否支持透過立法,明文保障人民的被遺忘權」展開深度辯論。學生們從隱私權、言論自由與社會記憶等層面切入,探討「遺忘」與「記得」之間的界線,並提出多元觀點,呈現新世代對數位倫理的敏銳思考。
第二段節目特別邀請政大法學院教授劉定基,分析現行法律中與「被遺忘權」相關的制度設計,並從法哲學角度探討制度實施的挑戰與限制。在「直球對決」單元中,學生們更與劉教授對談,聚焦於被遺忘權的適用對象、平台責任及可能的濫用風險,共同思辨:在資訊不滅的網路時代,該如何在記憶與遺忘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