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掃墓、對父母的要求抱怨,你會覺得他叛逆,還是覺得他缺乏生命的感受力?
洪蘭教授分享,一位朋友的女兒因不想掃墓而情緒激動,甚至想自殺,幸好及時被發現。青少年對生命的態度脆弱,部分原因是生活豐足卻缺乏目標與意義。研究指出,青少年自我傷害與無聊、生活無意義、人生缺乏目標密切相關。感恩與珍惜是對生命的基本認識,而這往往來自真實的生活體驗與勞動。
她提醒,孩子必須學會付出、勞動和服務他人,才能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掃墓、祭祀不只是儀式,更是一種感恩教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富足與責任感。生活中的挑戰、勞動與付出,能培養孩子珍惜與感恩的能力,為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洪教授說:「放手,讓孩子去外面磨練一下吧。人只有學會感恩,才懂得珍惜。」父母不應僅保護孩子免於困難,而要讓他們透過體驗與付出,建立生命的價值感與責任感。